为助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,赞皇县检察院坚持以司法为民为宗旨,按照最高检“应救尽救、应救即救”的原则,用“耐心”做好司法救助工作,确保乡村振兴路上一个人也不能少。
近日,张某来在侄子的陪同下,拿着一面绣有“检察为民情系群众,司法救助传递温情”的锦旗来到赞皇县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,要亲自将锦旗交到承办人手上,并激动的说:“真没有想到,你们通过国家司法救助帮我挽回损失,真是太感谢你们了!”。


在安某小21人被诈骗案的司法救助工作开展过程中,赞皇县检察院案件承办人来到71岁的张某来家中,说明来意后,张某来一口拒绝了,并不住的摇头和摆手,承办人只好离开。但承办人并没有放弃,随后及时主动联系乡、村两级干部再去张某来家中做工作,但结果还是一句话不办理,太麻烦。面对两次“爽快”的拒绝,承办人感觉不对劲,哪有主动上门帮助办好事,还不领情的,于是冒雨再次来到张某来家中。他的侄子也在场,由于张某来耳朵听力比较差,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沟通,终于明白张某来拒绝司法救助的原因:一是案发后公安机关多次来询问核实情况,得知结果一分钱损失也没有追回,故此对司法救助工作也失去信心;二是其听力差,害怕与人沟通,且身体有疾病,来一趟县城不方便,不愿意再麻烦他人。针对张某来的顾虑,赞皇县检察院案件承办人及时详细解释了司法救助工作政策和条件,并对办理流程及需准备材料向其侄子进行了说明,此时张某来终于露出来笑容,对检察干警三次主动上门耐心沟通表示感谢。案件办结后,承办人及时将审批到位的5000元国家司法救助金上门交到申请人张某来手上。